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相关数据显示,血压每增加10~14mmHg,死亡率就会增加60%。
为最大限度减少高血压危害,宣传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世界高血压联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以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今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以“控住血压稳住幸福”为主题。
PART1
近年研究显示,血压水平除了受常规病理性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外,与心理压力、不良情绪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英国科学家KatharineFootman的一项研究证实,心理压力对高血压患者存在重要影响,较大心理压力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能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多元回归分析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困扰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国内研究也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处于较高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6.3%,抑郁发生率为48.2%,这一数据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已成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这一因素甚至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物疗效。
PART2
人体的血压会发生一定规律的波动。人体血压随着四季更替有所变化,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
冬季天寒,血管遇冷收缩,加之出汗少,而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血压会升高。而夏季炎热,血管扩张,加之出汗较多,血压会偏低一点。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时,也应根据四季的变化,留心血压的波动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或减少药量,绝不要随意停药。
其次,一天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也存在一定的节律性。清晨,人从睡梦中醒来,人的交感神经也开始兴奋起来,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在上午8点~10点及下午4点~6点各有一个高峰,继之缓慢下降,在夜间降至最低,并保持一定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一天量几次血压,每次的数值都不相同,有时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此外,血压的波动还会受到人的情绪、运动、饮食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性更明显。认识到血压的波动性,我们就不能单凭一次的血压测定结果而下结论。必要时可做24小时血压监测来进行判断。
夏至一过,正式进入盛夏时节。面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心里都存有这样一个疑惑。“最近白天的血压比以前低了不少,是不是可以停药或减少剂量呢?”
PART3
夏季应当如何控制血压?
有研究显示,夏季血压与冬季血压存在差异。夏季日间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夏季夜间血压、脉压比冬季更高,夏季非杓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比例比冬季更多。
在夏季,高血压患者自身血压波动性较大,除非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应避免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不必要的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增加,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正因如此,夏季往往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并发症高发的季节。
PART4
高血压患者到底该如何安然度夏?
(1)勤测血压
如果家中有高血压的患者,那么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备有血压仪测量血压,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