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症状 > 疾病病因 > 高血压针灸治疗取穴

高血压针灸治疗取穴

发布时间:2022-7-19 11:43:55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定义:高血压病以安静状态下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BP:/90mmHg以上)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早期约半数以上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血压波动幅度较大时可出现症状,常见头痛、头晕、头胀、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健忘等,甚至恶心、呕吐。

重则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临床分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的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由其他已知疾病所致的血压升高,则称为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

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情绪、饮食、体型、职业等有一定的关系。本病的病变与肝、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辨证要点:

主症

肝火亢盛兼见惊悸,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干黄,脉弦。

阴虚阳亢兼见头重脚轻,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

痰湿壅盛兼见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

气虚血瘀兼见面色萎黄,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差,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见有瘀点,脉细涩。

阴阳两虚兼见面色萎暗,耳鸣,心悸,动则气急,甚则咳喘,腰腿酸软,失眠或多梦,夜间多尿,时有浮肿。舌淡或红,苔白,脉细。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则平肝潜阳,调和气血。

主穴风池、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配穴肝火亢盛配行间;

阴虚阳亢配太溪、肝俞;

痰湿壅盛配中脘、丰隆;

气虚血瘀配足三里、膈俞;

阴阳两虚配关元、肾俞。

心悸怔忡配内关、神门。

操作:毫针常规针刺。痰湿壅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者,百会可加灸;太冲可向涌泉透刺,以增滋阴潜阳之力。

方义: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不仅可以调畅脑部脉络之血运与气机,而且能调整全身阴阳气血之平衡,又可平肝潜阳;百会居于巅顶,为诸阳之会,并与肝经相通,针之可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曲池、合谷清泻阳明,理气降压;太冲为肝之原穴,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调补肝脾肾,配伍应用以治其本。

2.其他治疗

(1)三棱针取耳尖、百会、大椎、印堂、十宣等穴。每次选1-2穴,点刺出血3-5滴。

(2)耳针取降压沟、肾上腺、耳尖、交感、心、神门等。每次选3-4穴,毫针刺法,或埋针法或压籽法;血压过高还可在降压沟和耳尖点刺出血。

(3)皮肤针取项后、腰骶部和气管两侧。叩刺以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度。

1.针灸对Ⅰ、Ⅱ期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效果,对Ⅲ期高血压可改善症状,但应配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危象时慎用针灸。

2.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者,针灸治疗时不要突然停药。治疗一段时间,待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后,再逐渐调整药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dingjiaf.com/jbby/820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