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高血压患者发现,冬季血压很容易上升,而在夏天,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血压就会慢慢的下降,甚至能够自行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这时,人们就会想,降压药不就是为了稳定血压吗?我现在血压都降下来了,少吃点也没什么事儿。
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患者开始自行减少药量甚至停药。但最后的结果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有的人却引发了血压的反弹,甚至诱发了心血管疾病,威胁健康。
夏季对血压的影响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当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以后,一方面,人体外周血管扩张,相当于道路拓宽了,血压对血管壁的压力就下降了,引起血压降低。另一方面,夏季出汗较多,血容量减少,相当于马路上的车辆变少了,因此,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也变小了,引起血压下降。
所以,当夏天来临气温升高以后,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正常了甚至是偏低了。
血压正常或者偏低了,降压药还吃不吃呢?这要分具体情况来看。徐医生给大家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
1.把降压药停了以后,需要继续观察1-2周,如果血压仍然是正常的,则是可以暂时停药的。天气转冷,血压升高的时候,再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因此,大家不要认为,降压药一旦吃了就不能停,在气温升高,不吃药血压正常情况下是可以暂时停药的。此外,经过生活方式改善,血压能维持正常的患者,也是可以不服用降压药的。
2.如果在规律服药的情况下,血压正常,没有头昏乏力等不适,建议继续服用降压药物,不能停服。
3.如果规律服药情况下,血压只是偏低,低于/70mmHg,但在/60以上,或者伴有头昏乏力等供血不足的症状,这时徐医生建议,先把服药剂量减半,服用多种药物的,先把其中一种药物剂量减半,继续观察血压至少1-2周时间,再根据血压情况调整。
4.如果规律服药的情况下,血压降低很低,低于/60mmHg,且伴有明显的头昏乏力,甚至眼睛发黑、晕厥的情况,需要立即停用所有降压药物,尽量卧床休息,医院就诊。直至血压升高至/80mmHg以上时,再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加用小剂量降压药。
在什么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夏季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比如已经低于90/60的情况下,属于低血压,可能影响器官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就医,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如果是存在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并且因为夏季温度高,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引发血压大幅度的下降后,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头晕不适的症状。这时血压虽然没有达到90/60以下,但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不适,医生也可以适当的减少降压药量,将血压维持在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再适当调整用药,缓慢的降血压。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3类高血压患者,三种结局!其实就因为有1点做得不同,引以为戒高血压/97,这种情况别着急吃药!先做到3少1多,血压安全降吃降压药才5年,36岁成肾衰竭!医生指出2个致命错误,引以为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