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症状 > 疾病诊断 > 高血压脑病的针灸急症治疗

高血压脑病的针灸急症治疗

发布时间:2022-6-23 18:44:07   点击数:
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1227/4750275.html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发生在急进型或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脑部的高血压危象,需及时抢救治疗。临床表现为:先有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脉搏多慢而有力,可有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黑矇、抽搐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出现暂时性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发作短暂者历时数分钟,长者可数小时甚至数天。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现代报道首见于年,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资料。无论在选穴组方,还是剌灸技术的操作上都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但高血压脑病,则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事。有关文章不多,涉及到期的治疗方法不少,包括采用刺血疗法、头皮针、拔罐、穴位注射和耳针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降压及缓解病情的效果。有人使用刺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高血压脑病30例,并与单纯药物组26例对照观察,发现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上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针灸有助于提高本病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注意。当然,本病的针灸治疗资料还不够多,现有的工作还难以说明,针灸在本病治疗中的确切意义及所占据的地位,这些地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刺血加拔罐

1、取穴

主穴:大椎、百会、十宣、委中、太阳,耳尖、耳背降压沟。降压沟(耳穴)。

2.治法:

将三棱针和欲刺部位常规消毒,押手按压欲刺部位两旁,使皮肤绷紧,刺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呈握笔状,露出针尖,刺手用腕力迅速、平稳、准确地点刺穴位,深度1~2分。先取大椎穴,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用大号罐拔大椎穴,以力大抽紧为度,出血量10~20ml。继点刺太阳出血加拔小号罐。再用三棱针点刺耳尖、耳背降压沟,出血数滴。十宣、降压沟点刺挤压出血,委中点刺静脉缓慢放血,放血量10~15ml。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配合药物治疗,硝普钠60mg加入5%GSml避光、静脉缓注,滴速为每分钟1ml,同时作血压监护;20%甘露醇ml静脉快速滴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安定10~20mg静脉推注以抗惊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3.疗效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体征消失,平均动脉压20kPa以下。有效:意识清楚,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体征好转,平均动脉压接近正常。无效: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改善,加重或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共治65例。按上述标准评定30例,结果: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2]。

其余35例中有13例治疗1次后舒张压降至11.8kPa以下,有8例降至12.4kPa以下;有9例降至13.2kPa以下。[3]。

(二)穴位注射

1.取穴:

曲池穴。

2.治法:

以2ml或5ml注射器抽取安痛定2ml,选准双侧曲池穴,常规消毒,以7号注射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抽吸无回血,每穴以中速注入安痛定1ml。

3.疗效评价:

共治6例,穴位注射后情绪趋向稳定,复测血压,收缩压下降2.0~5.0kPa5例,未降1例;舒张压下降1.0~2.0kPa4例,未降2例。注射后半小时内血压均接近脑病前水平,脑病症状基本解除[4]。

(三)头皮针

1.取穴:

主穴:血管舒缩区、晕听区。

血管舒缩区:即运动区向向前3cm作一平行运动区的线段,上自正中线下至发际。

晕听区:在耳尖直上1.5cm处平行眉枕线向前后各伸延1.5cm共3cm的线段,由后向前沿皮下进针1寸。

2.治法:

用28号2寸毫针在双侧血管舒缩区的中点,由上到下沿皮下进针1寸,然后针刺双侧晕听区,沿皮下由后向前进针1寸,以次/分交替捻转各针(最低不低于次/分),同时测血压,待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时停止捻转,留针20分钟,血压如有回升时再次行针,无回升可出针。

3.疗效评价:

治疗评定标准:症状消失,血压恢复到发作前的水平时为治愈;血压有所降低,症状消失或减轻为好转;血压和症状均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共治疗38例,结果:一次治愈36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5]。

(四)其他措施

1.本病属高血压急症,发病急,病情危重。如果针灸无效,应选用适当的药物,迅速而适当的降低血压,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2.胸怀开阔,精神乐观,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而良好的睡眠,避免和消除紧张情绪,经常从事相应的体育活动。

3.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避免发胖;不吸烟,控制疾病诱发因素。

患者,女,49岁。年6月15日初诊。

主诉:头痛加剧2小时。

病史:患高血压病10余年。一周前由内地回到青海,昨晚突然头痛头晕,今起加重,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全身震颤,面色潮红,出汗。

检查:血压27/17kPa(/mmHg)。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

诊断:高血压脑病。

治则:平肝熄风潜阳。

取穴:血管舒缩区、晕听区。

治法:采用头皮针,以28号2寸毫针在双侧血管舒缩区的中点,由上到下沿皮下进针1寸,然后针刺双侧晕听区,沿皮下由后向前进针1寸,以次/分交替捻转各针(最低不低于次/分),10分钟后,同时测量血压,血压降到20/13kPa症状消失,则停止捻转,留针20分钟,观察两小时后血压无回升,患者自行回家。

重磅福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dingjiaf.com/jbzd/81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