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时间
.03.30
讲师介绍
导语
?我国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令人堪忧,无论是CKD3,4,还是CKD5D。
?透析高血压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血压较难控制。
?目前普遍认为,不仅高血压的水平会增加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血压变异度(BPV)更是CKD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ESRD患者的降压治疗,主要目的是保护靶器官,保护残余肾功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
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的定义仍未明确,有作者将其定义。
?透析中或透析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升高≥15mmHg,
?或透析第2—3小时脱水后血压升高,或透析后收缩压较透析前升高10mmHg。
透析中高血压发生率约为5%一15%。
透析中高血压与透析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年透析移植登记研究(n=)
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机制
?高血压在透析患者发生率非常高。超过50-60%的血液透析患者(可高达85%在个别报道)、接近30%的腹膜透析患者都伴有高血压。
?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也有独特之处。
IntradialyticHypertension:ALess-Recognized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ofHemodialysisAmJKidneyDis;55:-.
透析间期测量血压更有诊断意义
透析间期血压监测更有意义
?透析前、透析后血压与患者死亡无显著的统计学关系。
?与透析前后血压相比,透析间期血压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结
?恰当的选择降压药物、联合用药是CKD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最佳选择。
?透析患者血压目标值需要个体化,不同年龄、有无DM、透析日与非透析日、合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都需要制定不同的血压目标值。
?加强透析质量的管理,降低微炎症状态。
?强化透析治疗,延长单次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高通量透析、血液滤过、低钠透析液透析……,改善血压的控制水平。
?选择适宜的降压药、合理的剂量,注意其可透性。
?加强患者教育,严格低盐饮食,限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