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文、图/记者陈翠芳
健康大讲堂主讲医生:邹蓉
科室:医院心血管内科
职务:医院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老年病,殊不知现已盯上了年轻人。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邹蓉告诉记者,高血压已趋年轻化,其中教师、公务员、白领等群体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不少年轻人因对高血压存在认识误区,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Ⅰ:消瘦体型不会得高血压案例:今年26岁的房地产销售员陈某,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头晕、耳鸣的现象。陈某觉得自己年轻,扛扛就没事了,也就没当作一回事。待公司组织体检时,陈某发现自己的血压高达/毫米汞柱,比正常值超出约40/30毫米汞柱,血压明显偏高。医院检查,陈某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陈某很奇怪,他觉得自己不胖甚至偏瘦,为何会得高血压呢?
邹蓉: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心理压力大是最大病因之一。不少年轻人都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精神上的不愉快会影响身体状况。根据我们对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27%的患者是因为心理压力大而患上高血压,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感觉工作表现不充分。高血压虽与肥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表示瘦的人就不会被高血压“盯上”。
误区Ⅱ:视力模糊与高血压无关案例:28岁的蒋先生经常熬夜,一度出现视力模糊的状况,开始以为是视疲劳,但几天过去了仍有这种症状,有时还感觉胸闷、心慌。后来,医院检查眼睛和心脏。令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眼睛没问题,却诊断出患上高血压。蒋先生很疑惑,视力模糊怎么也跟高血压有关?
邹蓉: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是高血压的典型症状。此外,有些人一到下午就头痛,像被施了紧箍咒一样,没有精神,还呕吐;有些人头发胀,突然眼朦,看东西模糊不清;有些人脖子僵硬疼痛,这些都有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表现。不过,少数患者在高血压初期会出现症状,70%至80%的患者在高血压初期都不会觉得不舒服,有些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医院才被发现。
所以,单从症状来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很容易会造成漏诊、误诊和延误病情。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好是定期量血压,有问题及时看医生;切忌发现血压高也不重视,时间长了,中风、肾功能不全、心衰、心梗等并发症都会随之而来,这就是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
误区Ⅲ:吸二手烟不会影响血压案例:李女士的儿子小东今年16岁,有一天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达毫米汞柱,比正常值高出30毫米汞柱,所有的临床检查都显示正常,直至进行了血管内皮科研检查,医生才发现孩子的血管搏动消失。为什么孩子的血管会像80岁老人的动脉硬化一样血管内皮严重损伤乃至搏动消失?原来,小东患高血压的原因竟是因为小东经常在家吸父亲的二手烟(其父亲每天吸3—5包烟)。
邹蓉:二手烟已成为青少年患高血压的严重病因。目前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2%,从对7岁至17岁的在校学生的体检数据来看,男生、女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达到6.9%与6.0%。我们必须要重视青少年及儿童的血压检测,在对幼儿园、中小学学生的体检中,其实很有必要增加血压检测,尤其对于吸烟家庭的孩子,必须每年检查血压。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在发育前去除危险因素和病因,积极配合治疗,往往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误区Ⅳ:单凭饮食运动就能控制血压案例:在33岁那年,吴先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医生认为他应该服药,但吴先生不愿意过早被药物纠缠。为了控制血压,他采取了饮食运动调节法:少吃盐,多运动,结果体重减了好几斤,身体状态似乎变好。然而,半年后的一天,他突然头痛剧烈,医院后发现脑出血,幸好救治及时才保住性命。
邹蓉:患有高血压未必要吃药。有些人属于1级高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可先做2—3个月的饮食运动调节,包括少吃盐、多运动、生活规律不熬夜、减轻压力等,复查评估血压若是正常了,可以不用吃药,继续调节;若是血压还是一直高居不下,就必须吃药控制。有些人属于2级(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一般都要吃药,否则血管会损害严重,随时都可能出意外。
名词解释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舒张压:心脏在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高血压:理想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若血压超过了/90毫米汞柱,特别是舒张压持续超标,不论其收缩压是多少,均为高血压。
■知多D: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80
正常高值~ 80~89
高血压≥≥90
1级高血压(轻度)~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