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来维持正常血压,以及防止并发症。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患者的依从性差以及对降压药物的认识不足,很多人会擅自用药,不是反复停药就是滥用降压药,殊不知这样非常危险。以下高血压10大用药误区,你中枪了吗?
1
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
不愿意过早服药
有些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3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人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4
只服药、不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