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高血压的情况,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高血压对中风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是因为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的张力,容易损伤血管壁。血管壁一旦受到损伤,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就更容易渗透到血管内膜中,从而积累形成动脉硬化。一旦脂类物质堆积到将血管堵塞住,很可能就会导致中风。
东莞壹康堂心脑血管专家认为虽然高血压不会直接导致中风,但却是中风的最大诱因之一,那么高血压出现哪些情况就要当心中风的发生呢?
1、经常头痛
虽然高血压也容易发生头痛,但高血压的头痛和中风即将来临的头痛是有些不同的。如果中风要来了,会出现非常突然而且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会越来越严重。如果高血压患者最近头痛很频繁,还伴随着头晕,就要特别当心。
2、打哈欠
打哈欠是很多人会有的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脑血管供血不足,身体内含氧量低,就更容易打哈欠。中风到来之前,必然会经历脑血管越来越狭窄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很可能就会频繁的打哈欠。
有调查显示,中风发病前的一周左右,80%以上的患者都有频发打哈欠的症状。
3、一侧手脚不利索
这是中风发生前最明显的症状,中风的发生通常会导致偏侧的肢体运动障碍,比如一边的脸麻、一侧的手麻、单侧的腿麻等等。很多中风患者在发病之前,可能会有短暂的麻木现象。
比如拿筷子突然拿不住了,走路的时候突然走不动了,又或者舌头麻了说话不利索等等。如果高血压患者有这些情况一定要尽快看医生。
4、流鼻血
高血压如果出现剧烈的血压波动,就容易产生流鼻血的情况。这是因为血压波动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脆弱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而鼻腔中的毛细血管更丰富,如果鼻腔中的毛细血管破裂也就是出鼻血了。一旦高血压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就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5、睡眠不好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如果近期出现频繁的入睡困难、睡着睡着容易醒,怎么睡也不踏实等情况,就要当心是不是血压波动太频繁。如果你还合并了高血脂,就更要当心是不是中风即将来临。
东莞壹康堂心脑血管专家提醒您控制血压才能预防中风!
1、一定不要随意停药
高血压最忌讳的就是自行停药,因为高血压是一项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就是用来控制血压,从而预防血压对心血管产生的影响。一旦自行停药,血压容易出现波动,对预防中风非常不利。
2、注意作息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因为过度疲劳会导致血管压力增加,也会产生供血不足的情况。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血压更加稳定。
3、戒烟戒酒
5%~10%的高血压是由喝酒引起的,有研究显示,每日饮酒量在2~90g时,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限制酒的摄入量后可使收缩压降低2~4mmHg,戒酒后,除血压下降外,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大为改观。
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饮酒。或男性每日酒精量不宜超过25g,即葡萄酒~ml(相当于2~3两),或啤酒~ml(0.5~1斤),或白酒25~50ml(0.5~1两)。女性则应减半。不提倡饮用高度烈性酒。
此外,吸烟者冠心病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风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治疗不易取得满意的疗效。
可采用自我帮助5个“D”的方法进行戒烟:Delay(延迟)、Dosomethingelse(做一些不能吸烟的活动)、Drink(饮白开水)、Deepbreath(深呼吸)、Discussion(讨论)。
4、饮食预防
高血压不要多吃过于重口味的食物。还可以通过补充高钾的蔬菜,来帮助稳定血压,比如芹菜、菠菜、甘蓝等等。
A、限制钠盐摄入
中国高血压的分布与钠盐摄入量有关,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地理分布上呈从南到北逐渐递增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使用标准计量盐勺,食物烹熟后再加盐,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咸鱼、咸鸭蛋、豆腐乳等高盐食品,少吃酱油等均有助于减少钠盐的摄入。
B、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脂肪总量
食用油(包括植物油)每人每日不宜超出25克。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剔除所有能看到的肥肉和肉片;不吃煎炸食品;多吃脱脂类食品;所吃食物中3/4应为蔬菜、水果、全谷物,其余为鱼、瘦肉。其他动物性食品每日不应超过50~克。每周蛋类不应超过5个。
C、控制总热量
主食每日4两(女),6两(男)。粗细搭配:一周吃2~3次粗粮,定期吃一些小米、玉米面、红薯等。少吃甜食,如点心等。
D、增加优质蛋白
适量食用鲜奶、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E、推荐几款降压食物给大家
醋泡花生米
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荷叶粥
新鲜荷叶1张,粳米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花生壳饮用
平时吃花生时,把吃剩下的花生壳洗干净,放入一半到茶杯,把烧开的水倒满茶杯饮用,这样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疗效,还能对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疗效。
5、原则
有恒:经常地、规律地运动。
有序:循序渐进。
有度:根据自身年龄和体质适度运动。
运动方式
如步行、跑步、走楼梯、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家务劳动、园艺等。
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年龄。提倡进行有氧运动,高血压患者最适宜的运动时每日散步1小时。
同时,东莞壹康堂心脑血管专家提醒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督促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为患者建立健康手册,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干预。
患者应做到了解自己的血压,并留意观察其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不要擅自换药或停药。
张兆春(心脑血管专家)
从医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并于年获得一项治疗心脑血管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1)该专利打破了传统医学以溶、通为主的理论,创造了以溶、通、排三位一体,加上打通侧支循环的全新治疗方法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脑梗、血稠、脑萎缩、心脑供血不足、胃炎、胃溃疡、肺炎、气管炎、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