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由于做法多样又美味,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煮鸡蛋、溏心蛋、茶叶蛋、鸡蛋羹、卤蛋、煎鸡蛋、炒鸡蛋,可谓是五花八门。
可这么多的鸡蛋做法,吃多了又会不会升高血压和血脂呢?相信这也是很多人都疑问的一件事,今天营养师帮大家解答。
鸡蛋吃多了,会升高血压和血脂?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不应该吃?鸡蛋固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吃得多了见得多了,难免会心存疑惑,尤其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的鸡蛋黄,多数人都认为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从而怀疑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的人群能不能吃。
鸡蛋中的胆固醇真的是升高血压以及血脂的帮凶吗?
从鸡蛋的营养成分上来看,1个普通大小的鸡蛋,该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为mg左右。但比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更高的还有动物脑,如猪脑、鸡脑、牛脑等等。
相反,比其他高胆固醇食物更占优势的是,鸡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也被称为“蛋黄素,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之前在《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还提到,把每人摄入胆固醇的含量控制在每日mg以内,但在后期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已经取消了胆固醇的限制。
据美国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一项涉及51万的受试者,通过每天给他们吃鸡蛋,最终得出结论,最终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到了10%左右。
即使对于有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也可以每天吃鸡蛋,但在总量上要控制住,毕竟再好的食物都讲究“过犹而不及”。
每天吃多少个鸡蛋最好?针对这个问题,主要的还是看大家饮食结构,最主要的是根据每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来看。
若一个体重为60千卡的人,那么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为70g,再简单来说,如果你每日进食的肉类、奶制品、豆制品都充足的话,那么每天吃一个鸡蛋就没问题。
相反,如果这些食物你都吃不够的话,或者是素食主义者,每天就可以吃2个或者是3个,都不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对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合成肌肉都有益处。不过,在吃法上更建议大家水煮哦。
彭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