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高血压也被称为血压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量血压了
1.头晕: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这是一种持续性长,伴有极度沉闷和不适感的头晕,会严重影响思考、工作和学习。2.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是一种持续性的钝痛,可发展为炸裂样的剧痛,疼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和后脑勺,通常在早上睡醒时发病。3.烦躁、心悸、失眠:烦躁、心悸会导致失眠,失眠又会引起烦躁和心悸,3种症状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是高血压患者常有的表现。原因是高血压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功能失调。4.视力下降:若出现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或看东西模糊,就要考虑是否为高血压所致,尤其是在眼科检查发现有视网膜病变时。5.记忆力衰退:血压越高,症状越明显。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减退,但远期记忆依然清晰。6.肢体麻木: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出现肢体麻木现象,如手指脚趾不灵活等。此时需立即接受治疗,预防中风和高血压危象。7.鼻出血:重度高血压患者鼻腔内血管的压力增高会导致鼻出血,而鼻出血又是脑出血的高危信号,需立即服用降压药物或治疗。(图片来源:百度图库)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遗传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父母双方高血压患者的子女,发病率高达46%。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环境因素与饮食、精神应激、吸烟以及体重、药物有关。体重增加、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口服避孕药、麻黄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使血压升高。这些人群要格外谨慎
1.血压:收缩压介于~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
2.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3.肥胖人群:BMI≥28kg/m2,或腹部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遗传史:高血压家族史。
5.血脂异常人群:总胆固醇≥6.2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6.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
7.长期大量饮酒:每日饮酒量ml。
8.吸烟人群,包括被动吸烟。
9.缺乏体育运动的人群,身体素质较差。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包括焦虑、担忧、压力大等。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压?
1.平衡膳食,饮食规律不规律的饮食会使身体内废物堆积,导致身体肥胖,诱发高血压。一日三餐要规律,准时准点用餐。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每天摄入定量的奶类和豆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2.清淡饮食,减油减盐减糖油腻、高糖的食物会引发肥胖,摄入过多钠盐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30g,尽量不吃煎炸食物。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酱油、味精、腐乳等钠含量高的调味品。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3.学会减压,放松情绪长时间处于高压、紧张的状态,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学会自我发泄和自我排解,把心中不愉快或伤心的事通过倾诉、运动、音乐等方式排解出来。规律生活、按时睡眠。4.坚持运动,强健体魄研究证实,以静息生活方式为主的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得高血压。年轻人就应该适当的进行运动,坚持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如瑜伽、慢跑等,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图片来源:百度图库)辅酶Q10可以辅助治疗和预防高血压辅酶Q10具有抗氧化性能:高血压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超氧化物氧化蛋白质和脂质产生的过氧亚硝基,会进一步增强氧化应激并引起DNA损伤。辅酶Q10可以提高电子转移效率来减少线粒体中超氧化物的产生,并通过清除自由基和降低脂质过氧化而发挥抗氧化作用。辅酶Q10具有保护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舒张和收缩不平衡的表现,是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一氧化氮是最重要的血管扩张剂之一。辅酶Q10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一氧化氮失活,通过保护一氧化氮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图片来源:百度图库)辅酶Q10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样醌,也是人体内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许多临床试验证明,辅酶Q10具有低毒性,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补充外源性辅酶Q10也不会影响到内源性辅酶Q10的生物合成,因此,可以安全用于治疗。上药信谊--辅酶Q10胶囊信谊品牌,百年民族制药企业。
规格:10mg*60。
可用于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
服用剂量范围每天90mg至-mg,切勿超量服用哦!(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1]王彬苏,杨宁,杨国红,张芯,李玉明.辅酶Q10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4(2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