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症状 > 疾病治疗 > 颅内动脉瘤的体检应该如何做

颅内动脉瘤的体检应该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9-3-31 15:41:16   点击数:

年10月20日,大特保创始人、CEO周磊先生因突发脑血管疾病离世,享年45岁。

年7月,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李光辉教授,出现脑血管疾病出血而离世,享年55岁。

年8月,医院甲状腺核医学科吴震宇医生因脑血管疾病离世,享年38岁。

年11月17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奇教授因脑血管疾病离世,享年49岁。

......

这些正处于人生黄金时段的中青年们,在人生的中场就黯暗退场,罪魁祸首只有一个:颅内动脉瘤,“脑内不定时炸弹”。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但因为突发一场疾病,疾病拿走你生命的全部,甚至没有任何预兆,让人猝不及防,触目惊心,只能让亲人痛、朋友们扼腕叹惜,难以接受或拒绝接受。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吗?并尽可能地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改变。

冰山一角

颅内动脉瘤的特点

为什么它能突然拿走这些身体看起来好好的中青年人的健康,以一种突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形式,让人猝不及防,这是由颅内动脉瘤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颅内动脉瘤的三大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这种疾病多是隐性存在(无症状),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如撒旦幽灵释放出来,或者说是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情况危急时,医院都救不了自己,危害极大。对于这颗“不定时炸弹”,我们必须要敲响警钟!

?高患病率

一般认为人群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率约为1%~8%。而我国的UIA患病率约为7.0%(大于2mm),这是国内上海李明华教授的一项基于上海社区调查的普通人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我国颅内动脉瘤患者逐年增加,平均个人中就有7-8个人是动脉瘤携带者。这表明我国约有4千万颅内动脉瘤携带者。

?高破裂率、高死残率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率约为每年1-2%,而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颅内动脉瘤可以提前发现吗?

颅内动脉瘤是可以提前发现的!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上的异常膨出,一般的抽血化验查不出。但可以通过脑血管CTA、MRA和DSA等血管成像技术来发现。虽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动脉瘤确诊的金标准,CTA和MRA是无创性检查,作为筛查手段更为合理。CTA对于直径10mm以上的动脉瘤敏感率达%,直径4-9mm敏感率93%,3mm以下敏感率61%;MRA血管成像敏感率略低,增强MRA更佳,而有创DSA的敏感性最高。

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动脉瘤的发生除了与遗传有关外,还与血管形态有关;对正常血管形态学分析,甚至可以提前对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度进行预测。

目前一般是怎么筛查颅内动脉瘤呢?

1、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对于发现头部病变,尤其是脑动脉瘤,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头颅CT/MR平扫只能发现比较大的动脉瘤,而对更常见的中等大小动脉瘤检出率几乎为零。

2、颅内动脉瘤的筛查,目前只有头颅CTA和头颅MRA靠谱。如果头颅CTA/MRA有疑问,可以考虑行全脑DSA术,行确定诊断。三维脑血管造影(3D-DSA)是脑血管病精准诊断的金标准,但DSA一般不用于体检,而用于最后的确诊和介入治疗。

3、无创血管影像检查(CTA、MRA)具有易操作性和低风险性,该筛查可以使检查者明显获益,这些优点使其作为一种可选择体检项目(或早期临床项目)为医生和大众接受。

4、何时筛查及再次筛查:人到中年请记住:每3~5年记得做个头颈CTA/头颅MRA。这项检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20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不建议进行筛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瘤患病率增加,一次筛查未发现动脉瘤不代表此后不发生动脉瘤,建议至少每5年筛查一次。

5、对于有头痛及头晕病史的患者,可以进行脑血管的无创检查以排查动脉瘤。有些动脉瘤的警哨性出血,表现为短暂性头痛和头晕。

颅内动脉瘤的筛查,任重而道远!

哪些人容易患颅内动脉瘤?

脑动脉瘤常见于35-60岁人群,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下群体患动脉瘤的风险更高:

1

家族遗传:

临床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具有遗传倾向,部分为家族性动脉瘤,尤其是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家属更易发生动脉瘤。如果一个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两人或以上患有动脉瘤,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一二级家族成员患脑动脉瘤的风险明显增高。年版美国蛛网膜下腔与脑动脉瘤诊治指南明确建议,应该对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家庭成员(或者至少一级亲属)进行无创血管影像检查以筛查动脉瘤。

2

慢性病患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患脑动脉瘤疾病的风险会更大一些。

3

不良生活习惯:

诸如抽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的人,其中抽烟的风险已经得到确切证实。每周吸烟20根,患动脉瘤的风险大大高出非吸烟人群,尼古丁在动脉瘤的发生与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筛查出来了,怎么办?

当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被检出时,我们面临下一个重要问题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如何处理?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如何判断?我们不做埋头的驼鸟,也不要做谈瘤色变的惊弓之鸟。

1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判断,需要依赖有经验医生的判断,主要依据包括:

A、风险与动脉瘤病变大小,位置及其他形态学特征有关,主要是与AR、SR、UI和NSI等形态学指标有关;

B、通过连续影像学检查记录病灶变化,短期内变化明显意味着高破裂风险;

C、患者年龄;是否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脑动脉瘤家族病史;是否存在多发性动脉瘤;是否存在并发的病理学改变,也是重要因素;

D、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风险量表,如PHASES等,但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标准;

E、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其破裂与生长与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因此CFD的相关研究成为大家







































白癜风308治疗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dingjiaf.com/jbzl/461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