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李太經常感覺頭痛和頭暈,但一直以為是工作忙太累沒有在意。有次去商店順便量血壓。結果竟然是/毫米汞柱,遠遠超出高血壓診斷標準/90毫米汞柱。醫生立即讓她服用降壓藥。李太覺得奇怪,平時跑步鍛煉,也沒有特別不好的感覺,為什麼血壓這麼高呢?
原來,雖然高血壓的典型症狀有頭痛、頭暈、頭昏、頭脹等。但是實際上有症狀者不多,甚至收縮壓高達mmHg以上,臨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者也不少見。高血壓本身並不是一般概念上的疾病,但是高血壓產生的併發症卻非常嚴重,是中風或者冠心病等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也是繼吸菸之後的第二大可預防的心臟病與中風的主因。
正是因為高血壓併發症的嚴重性,近日美國心臟學會將高血壓診斷標準降低到/80毫米汞柱。按照新標準,患有高血壓的美國人從32%上升到46%。根據新標準,華人高血壓比例將超過半數。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在中國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華裔是罹患高血壓的高風險人群。研究者從年至年在中國累計篩查35-75歲城鄉社區居民超過萬人,平均年齡為55.6歲,其中女性占59.5%。研究結果顯示,按照舊標準,高血壓檢出率為37.2%、檢出的高血壓患者中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6%、22.9%、5.7%。統計顯示,具有以下特徵的人群對高血壓認知和治療的可能性較低:收入少,年齡小,男性,對此前心血管病缺乏認知,糖尿病,肥胖症,或者酗酒者(HypertensioninChina,Lancet,25October)。
新標準制定的主持人PaulWhelton博士說:“達到新的高血壓標準,不一定代表必須服藥。主要是採取非藥物治療方法。患者可從改變生活型態著手。維吉尼亞大學的BobCarey教授表示:"我們認為生活型態改變是治療基礎。"
非藥物治療高血壓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攝入足夠的植物甾醇。高血壓病因有三大因素:血液粘稠度,血管壁柔軟度和血管通暢程度。而這三大因素都和過量膽固醇有關。過量膽固醇和脂肪形成複合物是血液粘稠的重要因素。血管通道狹窄的原因是膽固醇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斑塊,而血管壁上集聚的膽固醇斑塊使血管彈性降低並且逐步硬化。所以降低膽固醇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措施。除了藥物治療,應該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攝入富含植物甾醇的堅果水果和蔬菜。
植物甾醇兼有親脂和親水基團,有助於清除血液中膽固醇脂肪複合物,降低血液粘稠度。植物甾醇可以“溶解”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斑塊使血管壁恢復彈性。植物甾醇還干擾和限制膽固醇被人體吸收,防止過量膽固醇的集聚。植物甾醇是淨化血液疏通血管的有力武器,被譽為“天然血管清道夫”,是降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簡單有效方法。
本文由好時光天然保健公司提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