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医疗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为我们预防和诊断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高血脂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中老年人有头晕、头痛、胸闷、心慌、心绞痛等病症时,医生都会建议做血脂的检查,如果查出血脂指标不正常,医生就会开一些降脂药物来帮助降低血液血脂,只有血脂在血管壁不会沉积,才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其实降血脂的药物有很多,用什么样的药才能起到降血脂的效果呢?究竟是西药好还是中药更佳?这就要讲到中药和西药各自的降脂原理。
西药如何降血脂根据研究证明,我们血液存在的血脂,只有一小部分会被肠胃所消化吸收,而其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肝脏进行合成的,而西药降脂的原理也出自这里,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血脂,来达到目的。
我们常见的降脂药物主要包括五大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调脂药、胆汁酸螯合剂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其中他汀类和贝特类是医生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药物,一种主要是通过降胆固醇的功效被人广泛使用;另一种在降低甘油三酯作用上更加明显,因为脂肪只能在水解后才能进入血液形成血脂,贝特类药物就会通过抑制肝脏合成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另外三类药物原理基本与此类似,都是通过抑制肝脏分解和肠胃的吸收来起到降脂作用,不过对我们的人体器官来说具有一定危害性。
他汀类药物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并造成肌肉疼痛;
贝特类药物服用副作用明显,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重则可使胆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烟酸类调脂药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9克,否则会加重肝中毒、高血糖、消化性溃疡及痛风的发生率;
胆汁酸螯合剂价格昂贵,容易引起便秘,长期应用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中药的降糖原理和西药相比,中药给人的印象就是温吞舒缓的,给身体的副作用也是较小的,这也是很多人推崇中医的原因。
据统计,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材有90多种,其功能主要以降血清胆固醇居多,多属补肝肾、活血化瘀、除痰利水。
中药降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含皂苷类、蒽醌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医擅长采用药食两用的方式来研制。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既可运化水湿,又可调节人体津液代谢,此外中医还认为高血脂患者多以肾亏阴亏为主,阴虚则肝热,易致气滞痰凝,因此中医更加注重对肝脏器官的调节作用。
要知道,肝脏在调节血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肝、肾、脾等脏器出现问题,多余血脂不能充分代谢,血脂沉积就会出现问题,只有增强恢复内脏功能,才能恢复血脂代谢平衡。
可以说,降脂是长期的目标,所以降脂药也要长时间的服用。对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在很长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血脂,可以采用西药达到快速降脂的目的,而对于他汀不耐受患者以及血脂在目标水平内的患者来说,降脂中成药是很好的选择。
猜你还想看:
眼睛和腿水肿是怎么回事?或是肾病的提示,不妨用上3个消肿办法
总结失眠原因:脾胃不好、肝肾不足、心胆气虚!8个方法赶走失眠
其实艾滋病的传播很简单,只有这5个途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