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做检查才全面
应仔细搜集患者的病史,这将有助于了解有关合并的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的状态及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史应包括: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个人史,脂质代谢紊乱的家族史及个人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及个人病史,肾病史及痛风史,饮食倾向,体重增长、体力活动情况,病人的个性,可能干扰血压的有关用药史,以前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等。
人体血压具有波动性,可随天气、环境、个人情绪而变化。因此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不能以一次的偶测血压为准。而应以多次复测进行综合判断。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由最初的血压测量水平决定,并根据过去可靠的血压值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情况而修正。
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关于根据初次血压测量的随访建议是:
1、收缩压18.6千帕(毫米汞柱)、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1~2年内复查;
2、收缩压18.6?21千帕(?毫米汞柱)、舒张压12?13千帕(90~99毫米汞柱),1~2月内复查;
3、收缩压21.3?23.8千帕(~毫米汞柱)、舒张压13.3~14.5千帕(~毫米汞柱),1月内复查;
4、收缩压多23.4千帕(毫米汞柱)、舒张压14.6千帕(毫米汞柱),立即或1周内提出处理建议。
体格检查应该注重发现器官损害的可能体征、能鉴别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的体征。初次体格检查就包括:至少每隔1分钟测量血压3次;检查对侧及下肢血压;心脏检查以了解心脏大小、心率、心音、杂音、心律失常情况;测量身高、体重;测量腰围、臀围;眼底检查;颈部情况以了解静脉怒张、血管搏动、血管杂音等;腹部检查以了解有无异常的主动脉搏动及血压杂音;神经系统评价;四肢检查以了解下肢有无水肿,周围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范围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初步的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加以分析后再调整。一般而言,轻、中度高血压检查相对简单,对严重或复杂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较详细、深入的检查。病人越年轻、血压越高,其辅助检查就应该越细致和深入。辅助检查的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直至明确诊断。在早期阶段对于那些有疑点的结果最好是重复简单的检查。
实验室辅助检查项目常分为3类:
1、常规检查
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做的基本项目,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钾、血钠、血钙、血糖、血浆尿素氮、肌酐、血脂分析、尿常规分析、心电图。
2、附加检查
如果希望得到更全面的资料,可附加检查,包括糖耐量测定、血浆肌酸、尿微球蛋白定量、胸部X线摄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等。
3、扩展检查
针对一些复杂的高血压,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可扩展检查的项目包括心、脑和肾功能的检测,醛固酮、血浆皮质类固醇、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测定,血儿茶酚胺、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主动脉造影术,肾动脉造影术,肾脏及肾上腺超声检查,交感神经活性测定,CT扫描等。
高血压的哪些事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