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台高血压诊断新标准
患者规模将扩大
北京时间11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等组织公布了新版高血压指南,将原先的血压值≥/90mmHg的诊断标准,调整为血压值≥/80mmHg,这意味着将新增高血压诊断人数。
专家认为美国降低血压值标准,不仅意味着更多人可能被诊断为高血压,还意味着高血压的控制标准也会进一步趋严,即患者的降压目标将由原先的小于/90mmHg,提高至小于/80mmHg,而这有利于控制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
在部分医学界人士看来,按此新标准,更多人会成为病人,但这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尽早采取措施以防血压进一步升高,出现心脏病发作等并发症。
但新版美国指南取消了“高血压前期”这一诊断类别。取而代之的是,只要患者血压值≥/80mmHg,便可能被考虑为已经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只不过这部分患者不一定需要服药,而需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限制饮酒、减轻心理压力等。因此指南预计,在新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发布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人数可能仅有小幅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2.7亿。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蒋立新,在11月10日举办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年由高血压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达亿元,占中国卫生总费用的6.61%。
不过,目前中国并没有发布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指南,这种将高血压防线前移的意识,值得中国借鉴。如果中国也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使更多人群被划入高血压群体,高血压慢病管理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据调查显示,中国至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接受治疗的患者依指示服药的依从性也很低,这导致很多患者的血压都不达标,这是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控亟需得到社会重视。
就药房而言,意味着需要服务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趋于增多,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如何针对这个群体,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贴心可行的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