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再次踏上了无俄罗斯的土地,自那之后,我还特意经伊尔库茨克转机返回。这已经是我五年来再次去到俄罗斯,这次重游让我发现,俄罗斯人的生活在这几年中已经悄然发生了些许变迁。
1、俄罗斯人的工资情况与我上次来时已有所不同,官方数据和招聘广告标榜月薪六七万卢布(约五六千人民币)甚至更高,实际上普通民众到手的工资并没有这么丰厚。经过与一些当地人的聊天,了解到大多数人的月收入大约为四五万卢布(约三四千人民币)。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来说,情况则更为严峻!俄罗斯也有不少人跑外卖或开类似滴滴谋生,街上的中国车企广告随处可见,看得出中国车在俄罗斯进口车市场的强势地位。
2、日常生活必需品在俄罗斯还是相当充足的,但西方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比已经大幅下降,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欧美的产品,如Zara、优衣库等品牌店已经关闭,唯有肯德基和汉堡王依然营业。在饮料方面,可口可乐已难觅其踪,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本土品牌的可乐,味道上我个人是品尝不出太大的差异。
3、在超市里,我特意拍摄了货架上的商品,可以看到调味品普遍售价在三四十卢布,折合人民币三四元;水产品最高价也只有一百八十卢布,约合人民币十几元,非常实惠。卫生纸的价格在网上购买会更便宜,例如卢布可以买到24卷,折合下来每卷仅一元人民币,质量略逊一筹。
4、一张好的剧院票价大约为卢布,约合三百多元人民币,观赏一场高质量的表演也算是物有所值。俄罗斯文化类设施大多建设得很好,不过图书价格不菲,几本关于俄罗斯历史和地图的书籍就让我花费了近五百元人民币。
我还特意参观了新西伯利亚的书店、艺术博物馆以及芭蕾舞剧院,俄罗斯人在这些场合的着装礼仪讲究,去剧院或正式活动,大家都会着装得体,绝不会穿戴休闲或运动服装。
此外,俄罗斯人非常喜爱表达感谢和敬意,不论是观看演出、听演讲还是飞机着陆,都习惯以热烈的掌声表达敬意。
5、至于餐饮,我在一家较为高端的餐厅吃饭,招牌菜红菜汤克的售价为卢布,接近五十元人民币。还搭配了乌克兰经典的萨洛(猪肉脂肪),还有面包、蘸料、奶油等。另一个夜晚,我在伊尔库茨克的一家布里亚特人开的小馆子里吃晚餐,点了红菜汤、面包、鸡排、牛肉炒面和热茶,食物分量足以让人饱腹,总共仅花费卢布,大约四十元人民币,实惠之极。
土豆,在俄罗斯人的饮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最基础的做法便是将整个土豆放入盐水中煮熟,非常的简单原味。在俄罗斯,土豆做法很多,可以是馅饼中饱满的土豆馅,也可以化身为绵软的土豆泥,或是与猪肉、大米、鱼肉乃至羊肉搭配的蒸饺。
6、在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的酒吧,我点了一杯干邑和玛格丽特,共计花费一千八百多卢布,折合人民币约一百五十元。价格是不菲,随之而来的是精彩的现场表演,让整个夜晚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在伊尔库茨克,我去了一家爱尔兰酒吧,位于步行街七月三日大街旁,价格也是不高。
6、交通方面,新西伯利亚的地铁,全程统一票价三十卢布,约合人民币两元。伊尔库茨克从机场到市中心的小巴车票价为三十卢布。由于身上没有现金,我直接向司机转账。从一个司机大爷那里,我听到了一些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比较。他认为,现在的俄罗斯与他年轻时相比,生活压力大了许多。在新西伯利亚街头比较容易看到征兵广告,地铁车门上也贴着宣传物,伊尔库茨克还好,由于只待了一个下午,也没怎么看到。
7、圣彼得堡市区。一套单卧室的公寓月租金约为元人民币,而双卧室的则需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莫斯科市区的居住成本更高,同样配置的单卧室和双卧室公寓月租分别达到元和元人民币。
在圣彼得堡市中心,买一套单卧室公寓需花费约60万元人民币,双卧室公寓则需要万元。若眼光转向更宽阔的郊区,价格便宜20%。而在莫斯科市中心,这种价格差异更为显著,单卧室公寓起价万元人民币,双卧室则需万元以上。
在外人看来俄罗斯的物价不高,但对于当地人来说,经济的压力依然存在。在寒冷的冬夜,许多人选择前往酒吧,饮酒来驱散寒冷和孤独。令人哀伤的是,有些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在街头失态,这种情形偶尔在地铁站附近见到,也有人在街头喝酒,不顾严寒。
8、俄罗斯男人认为照顾女性是天经地义的事,常见的是在公交车或地铁上主动给女士让座,或是在有需要时帮助她们携带沉重的行李。在公共场合,俄罗斯人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在交通工具上,哪怕是声音略高一些,都可能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记得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在火车上因兴奋而声音提高,立刻被父母严厉地训斥了。
9、在寒冷的冬日,俄罗斯也有人情味。一个同事曾在街头被一位老奶奶拦下,她不由分说地调整他的围巾,严严实实地替他捂紧,边操作边责备他不懂得保暖,而当有外国人因不适而困于街头时,本地人会不吝提供帮助,甚至亲自驾车送他们回家,并慷慨地为他们买来热饮。
10、俄罗斯的女人多数都早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分享一段往事吧。
那是五年前,我已经三十五岁,身高一米七,月薪四千五百元。尽管我工作十分努力,现实却给了我无情的打击。连续多年相亲,屡屡失败,我的心态逐渐变得消极,对未来也不再抱有任何期望。
当时,我还没料到,命运的转机会在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悄然降临。
那年的夏季,我接到了远在俄罗斯的表哥的电话。他让我去帮他打理生意。表哥多年前移居俄罗斯,从事国际贸易,事业蒸蒸日上,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俄罗斯妻子。她的颜值和身材让我们无比羡慕。听说俄罗斯女性多男性少,许多漂亮女子找不到丈夫,表哥的邀请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兴冲冲地赶往莫斯科,心中唯一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妻子。到了俄罗斯后,我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中有些差距。
街上美女不少,但更多的是体型较大的大妈。更为尴尬的是,许多俄罗斯女性身高都很高,而我只有一米七,站在她们面前不免感到自卑。三个月过去了,工作之余,我只能学点蹩脚的俄语,找妻子的计划毫无进展。
有一天,我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欣赏着如画的美景,心里却一片茫然。忽然,一位美女走过来,用英语问我有没有香烟。我说没有,她却没有离开,反而在我旁边坐了下来。她的身高与我差不多,五官立体小巧,身材曲线优美,化着精致的妆容,青春靓丽。
我们聊了起来,她得知我是中国人后显得很感兴趣。她告诉我,她叫安娜,二十五岁,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从小对中国十分向往,还自学了一些汉语。我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第二天她就约我一起吃饭。认识一个星期后,她主动提出要和我交往,我喜出望外,连忙答应,这简直是我的人生高光时刻。
我们一起品尝俄罗斯的美食,欣赏美景,我给她讲述中国的风土人情,她听得津津有味。我喜欢俄罗斯文学,经常和她聊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每当我聊起这些,女孩子们通常会失去兴趣,但安娜却全神贯注,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
与她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我一直保持着规矩的态度,亲密的举动仅限于拉手和轻轻的拥抱。我是个非常规矩的人,在未来没有明确之前,不会轻易占对方便宜。
交往一个半月后,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关系了,于是提出见一下她的父母。安娜起初显得不太情愿,但在我再三要求下,她终于同意了。
那天,我精心准备了礼品,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安娜的家中。这是一座苏联时期建造的旧公寓,外墙斑驳,楼道里弥漫着历史的气息。安娜的父母对我非常热情,热烈的寒暄之后,我们在客厅坐定,开始聊起家常。
安娜的父亲,看上去夹杂着白发,额头布满皱纹,身材微胖,看起来年纪不小。他忽然问我:“你觉得我有多少岁?”
我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外貌,起码得有六十了吧。但为了礼貌,还是往年轻的方向说了:“五十出头?”
听到我的回答,他哈哈大笑,缓缓说道:“其实我刚满四十。”
他的回答让我心头一震。我的脑海中飞速思索:我都三十五了,他才四十岁?他女儿安娜都二十五了,这样算来,他十五岁就做了父亲?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看我一脸疑惑,安娜的父亲接着问:“你知道安娜几岁吗?”
我回答:“二十五。”
他摇摇头,继续说道:“其实,她才十五岁。”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我当场愣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见我不信,他从身旁拿出两本护照,分别是他和安娜的。护照上的出生日期清楚明白地显示,确实四十岁,而安娜的年龄,竟然真的只有十五岁。
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眼前的安娜,无论是外貌还是言行举止,都与二十五岁的女性无异,我完全没想到她只有十五岁。这段时间的相处,我竟然陷入了一场荒唐的恋情。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安娜的父亲向我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安娜从小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一心希望能够嫁给一位中国男人。然而,由于她年龄太小,没有人愿意与她交往。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想到了虚报年龄的方法,而这也正是利用了俄罗斯人看起来早熟的特点。
了解了真相之后,我立即决定与安娜断绝来往,彻底结束这段荒谬的关系。我迅速整理好情绪,告别了安娜一家,心情复杂地返回住处。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极度的震撼与困惑,同时也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回国之后,我逐渐平复了心情,重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偶尔回忆起在俄罗斯的这段经历,只觉得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