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症状 > 疾病诊断 > 分级诊疗middot媒体声音高血

分级诊疗middot媒体声音高血

发布时间:2020-12-22 1:51:43   点击数:

■背景事件

12月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的重点任务以及技术指导方案。

《通知》明确区分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中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体检和康复治疗等,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按照《通知》,未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医院看病,必须首先经过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只有基层全科医生判断符合转诊标准,才可以往医院治疗。

近日,南方日报报道称,医院的人力和医生水平能够管好这些病人吗?这份《通知》的出台,引发医疗界的争议。

◆正方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此次出台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分级诊疗慢病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被业界认为是大势所趋。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恒鹏曾指出,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没有形成分级诊疗体系,医院上下游通吃,严重的医患错配是问题的根源。在发达国家,80%的医疗服务由基层提供,20%医院提供,在中国则恰恰相反。

因此,赞成的观点认为,将庞大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人群分流到基层医疗,作为分级诊疗的突破口,是正确的选择。这类人群基数太大,发病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健康指数甚至可以达到“痊愈”。而这些恰恰是基层擅长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医院医生来说,卸除了慢病这个群体,过劳的现象也将得到缓解。

◆反方强制病人去基层“不人道”

但基层医疗能否胜任慢性病管理的工作,成为疑问。一方面是基层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根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数据,中国目前全科医生数量为17万人,缺口达到18万人。

同时,基本药物政策不合理也导致基层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用药需求,导致患者往下转诊苦难。

基层医生水平也令老百姓担忧。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曾表示,很医院调整好用药方案回到社区后,一些当地医生竟然不敢按照病人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等用药方案,有的患者由于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或其他原因,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但基层医生不敢加,结果由于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医院。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尹卓娜也表示,我国糖尿病并发症之所以这么严重,跟患者缺乏健康综合管理有关。从长远的良性发展来看,让基层医生去管理慢性病患是必然的,但首先要把全科医生的水平培训好,真正能把慢病患者管理起来,才是负责任的改革,强制推行的做法不人道。

◆记者点评全科医生需要更多专科培训

据统计,目前中国糖尿病人有1亿多,高血压病人3亿多,很多患者两病兼而有之。最近一项针对3.3亿用户的健康资讯阅读行为分析发现,糖尿病成为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dingjiaf.com/jbzd/601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