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话,高血压:“原发性”=“查不清”?。
《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二十四(“支气管扩张”是“病”还是“症”?)一文引发对一种疾病诊断处理的思考,其实还有许多疾病有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原发性什么疾病之类,值得我们医师思考,更要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公众,我想从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高血压病谈起,下面就是一典型的案例。
那是一位台商,女性。由于过去时间有点久了,我已记不清她准确的年龄,大概是四十五六岁。因为病人血压很高,当时心血管内科没有床,就收到急诊病房。正是由于医患之间因一些理念不同产生过分歧,曾经有点不愉快,所以记忆特深。
收入病房后,当然首先要控制血压,把病人的血压要降下来,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急诊病房,我要求医生必须认真要查一下病人高血压的原因,不能只给降压药了事,特别是血压波动较大的病人,即使以前没有发现,仍要好好查查病人,因为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事实也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正确的。
入院后需与病人交待病情,以便进一步诊断与治疗计划。然而就在交谈中,分歧就出现了。
“您有高血压多年了,虽然以前没有什么异常发现,但高血压最好查一下病因,万一病因查清了,可以彻底治疗,就不需要终身吃药了”。
“我在台湾和上海多次诊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明确,没有必要再检查了”。她回答说。
“医院诊断是没有问题,但现在血压波动较大,我们想还是查一下为好”。我解释道。
“难医院水平高?”她说话有点不太客气。
“当然我们承认上海一定比我们水平高,但我们觉得自己这样考虑和做法是对的,希望您能考虑”。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你们要查哪些?”
“至少一些与血压升高的激素水平要查一下,最好做个CT,查一下肾上腺有没有增大”。
“CT以前我们查过了,没有问题,你们再查是不是有点过度服务?”
“是的,我知道您查过。有个别病人开始肾上腺不大,但几年后随访发现有增大,结果是肾上腺内分泌瘤引起的高血压”。我依然耐心解释。
“你们这样查是不是一定能查清原因?”
“当然不一定了,我们只能努力做得更好一点”。
“你们大陆老是乱查,特别是CT多做,我不想查,只要你们把血压给我控制了就行”。她有点带些愤怒地离开了。第一次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过了两天,我又重提最好还是查一下。
“你们就查吧”。她不太情愿地回答道。
又过了两天,病人的CT结果来了,内分泌的结果也出来了,让我们科室同道兴奋的是,该患者确实是肾上腺瘤引起的高血压。这下可以彻底治愈她的高血压病了!
当我把检查结果告诉了她时,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我们再次明确地告诉她,病因是由肾上腺瘤引起的,通过做手术可以治愈长期困扰她的高血压。
她高兴得不得了,双手一托,顺势坐到我的办公桌上,双手鼓掌,连称“那太好了”!这时候她多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欣喜纯真的样子让人难忘!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合力击败了法西斯希特勒,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倒在了同一杀手的枪下,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好好查过病因?
这个病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首先,我们再来温习一下什么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指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生理、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的诊断以高血压为基础,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前者称为高血压病;后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又名症状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约占88.9%,继发性占11.1%。
启示一:原发性高血压是排除已知原因的高血压,那我理解为查不出病因的高血压,对吗?
启示二:开始或早期查不出原因,以后随访中需不需要再查?这样算不算过度服务?
启示三:全球做了那么多的高血压循证医学,有没有问题?拿查不出原因的高血压做对照组,可比性有问题吗?那些入组的病例有没有好好查过病因?如果没有好好查过病因,那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是不是需要反思和深思?
启示四:现在对高血压的病因研究的人极少,为什么?有没有经济和功利在作怪?
这些不值得深思吗???
所为原发性疾病是查不清疾病原因的或在目前条件下是没办法查清的,你同意吗?
点击文章上方蓝色中国急救医学杂志文字或扫描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