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高血压患者都知道,天气寒冷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许多专家科普,寒冷的冬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增加降压药品种或者剂量,以免血压升高导致心脑并发症。春季春暖花开,天气逐渐转暖。那是不是随着气温升高,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要逐渐减量呢?
答案是:不要随便调整剂量,多数人是不需要减量和停药的。但是,倘若血压明显降低或者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应该及时测量血压并咨询医生。
我们每一个人的血压都在不断波动,高血压患者更是如此。影响血压水平的因素很多,季节变换就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讲,在冬季人体皮肤血管会因环境温度较低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在温暖的季节、特别是夏季恰恰相反,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较高,皮肤血管会明显扩张,致使血压降低。
随着气温的逐渐变暖,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个别人血压降低的幅度甚至会很明显。发现原本控制理想的血压明显降低之后,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往往自行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甚至会停药。几天后发现血压重新升高,又会重新服药或增加药物剂量。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甚至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间断性服用降压药物的主要危害在于引起血压明显波动,血压水平忽高忽低会直接影响到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还可能诱发严重的疾患(如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
生活习惯